只有在打網誌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又偷懶這麼多天了,一下子從17跳到24。
來到波士頓已經第三天了,轉眼間又是最後一個待在這裡的夜晚,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,但有時候痛苦也是,十一月都在外面走跳,感覺已經玩了好久了,但是這個月也還沒過完,回想之前在工作的時候總覺得一個月再過很快,事實上好像也沒這麼快。
我很喜歡波士頓,這是我在美國最喜歡的一個城市。
我曾經探討過我為什麼喜歡它的原因,是因為名校很多嗎?是因為有哈佛有MIT嗎?
後來我很認真的覺得,是因為有她在。
Judy :)
她是我的小學同學,在小學時代沒有過多的交集,畢竟我們是不同團的。在印象中她是個開朗可愛的女生,英文講得很好,簡直就是那種模範生等級的人,人緣也非常好。
跟她轉熟也是因為之前交換來美國,她邀請我去波士頓找她,於是我去了,然後愛上了那裡,甚至也到她在佛羅里達的家拜訪。
我很喜歡她,不知道你們身邊會不會也有這種人,只要待在她的身邊就覺得很安心、很平靜,好像世界都不會倒下來一樣,不是那種有人幫你撐的感覺,而是那種就算世界塌掉了至少在旁邊的是她,她也會一起不見,所以我不見也無所謂的那種。
在這裡先暫停承認我不是蕾絲邊啦哈哈哈,當然我也不是對同性戀有什麼意見的那種人。
所以我想喜歡這裡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她在,是她在的城市。
然而波士頓本身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,舉例來說,街道乾淨,人文素質高(這個走在路上真的感覺得出來身邊很多聰明人),歷史悠久(從很多景點跟建築可以得知,波士頓的建築我也很喜歡),etc. 所以城市本身也讓人喜歡,這也是他可以晉升成我的最愛的原因。
Newbury st.
在這趟波士頓的旅程中,前一兩天因為天氣太冷,手根本都只想待在口袋裡不想出來XD
所以前一兩天根本沒什麼影片,不過今天因為覺得這樣實在太廢(哈哈哈),所以還是設法拍了不少東西。因為波士頓是我少數來過不只一次的地方(這是第三次),所以很多的必體驗我其實都體驗過了,結果就是影片只會有那些我想再去的地方這樣而已(想看舊的就自己翻翻網誌吧)。
這一次來波士頓走的行程很鬆,但也算是三次裡面最冷的一次,儘管今年是個暖冬,本來還期待這趟美國行能夠見見雪的(我很怕冷,但是我很愛雪還有冷天氣,因為我覺得那是浪漫的一種表現),看來是要泡湯了。
第一天中午左右抵達,搭了四個多小時的灰狗巴士(蠻舒服的),沿途原本想試著剪影片可是卻流連在窗外的風景,於是就這樣一路看到抵達(當然中間有昏睡一陣子)。
剛到的時候天氣不怎麼好,陰陰的,照片怎麼照都不好看,所以第一天照片也超少。
到hostel寄放行李順便化妝換衣服(沒辦法早上太趕了),發現波士頓的hi hostel華人超多,原以為是因為在chinatown旁,但後來發現是因為這幾天波士頓有個很大的日本career fair,很多留學在外的日本人都前來參加。放完行李之後想說也不知道要去哪,於是就想說到一直很想去的MIT看看!
搭著波士頓地鐵人生地不熟的在晃著,這也算是第一次自己旅遊波士頓,因為之前都是Judy帶我到處走,但現在她上班也忙,不過這樣也好,自己認識一下城市。
搭到了以後就開始亂晃,也許是因為星期天所以人煙稀少,走到了商學院之王Sloan去拍拍照,看一看,後來因為還是一路飄雨,原想說要先折返回去,但又想都難得來了怎麼能不好好逛一下,於是又繼續往理工學院走去。
邊走邊想,能夠讀MIT的人究竟是哪種人,於是就想找個附近咖啡店坐下來聽一下聰明人都聊些什麼,在我的生活圈裡真的有知道唸MIT的人,想了想,也就只有一個,其實也不能說是認識,因為見到他是在朋友的生日party遇到的,講過幾句話,就這樣。更重要的是其實我連他的名字都不曉得,所以我也不知道算不算認識。
雨依舊在飄,溫度依舊很低。
我走向理工學院的位置,還遲疑了一下,因為拿著google map有的時候方位還會跑掉(超爛),過了馬路,總算感覺要走到理工區了。
然而就在這個時候,迎面走來的華人臉孔怎麼覺得這麼熟悉.....
盯了大概三秒,對方也從陌生的眼神變到熟悉,世界還真小,就是那個我連名字都不知道的那個MIT(因為之前遇到的時候我朋友蠻喜歡他的,所以給他取的代號,曾經短暫使用過)。
anyway,這個震驚我連到現在想起來都在雞皮疙瘩,波士頓耶,異鄉耶,我連名字都不知道耶,就這樣遇到了,還認出來了!腦海中明明當初只閃過一下念頭的。
他剛好要去買咖啡,問我要不要一起,買完以後他帶我導覽了一下校園,原來他的lab就在MIT著名的那棟歪七扭八建築裡頭,後來才知道他是拿全額念PHD,台大電機學士畢業直接念麻省理工CS博士,整個超猛。
好啦這部分敘述太多了,總之就是個巧合!
那天後來晚上我也就回了hostel,找附近的餐廳吃晚餐(其實是外帶回去hostel餐廳吃),然後結束了這奇妙的一天。
你要in,還是out?
第二天的中午跟Judy還有好久不見的Rosa吃飯,Rosa是Judy在大學的好朋友,之前來波士頓Rosa也都會一起。
然後下午一起逛街晃晃,晚上就又回hostel,然後去河岸走走(但後來沒走成功,因為太冷了所以就折返...)
不過倒是跟hostel裡的日本人打成一片,還連續續攤了兩間bar,慶祝他們找到工作。
第三天就是今天,認真地走了蠻多景點(Boston Common, Newbury St., Charles River, Boston University, Quincy Market)。
河岸真的超美,但是真的超冷.........
手是那種完全沒溫度的那種,鼻涕還會自己留下來(冬天來波士頓一定要自備面紙)。
但是河岸還是很美,不過夏天來應該會好很多。
在波士頓的日子很快樂,真的很快樂。
去哈佛書店時看了幾本書,關於怎麼快樂、還有快樂的一些方式。
原來我一直都認為我不快樂,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,工作嗎?還是畢業?
但是我在翻完以後,我認真的想了想,我現在很快樂,是那種想對著全世界大喊「我好快樂!」的那種快樂,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夠理會那種感覺,但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。
我知道時間會走,我也會繼續向下走,我會離開這片我最喜歡、最想待下來的土地。
而我也知道在離開的那一天開始,我將會很想念,很想念在這裡所發生的一切,並且開始羨慕,羨慕現在這個正在這片土地上的自己,然後開始怨念,怨念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待下來,什麼時候可以再來。
其實在波士頓的這幾天,我覺得是腦袋裡思考最多的時間。
我和Judy聊了一下,聽了她的想法,覺得她很勇敢。
之所以覺得勇敢,是因為我們這種受台灣教育、亞洲教育的小孩,始終跳不出一些對於未來的框架,我們總走那些大家都認為應該走的路,而不是我們自己想走的路。
我常在想,如果回到過去,我的成績沒這麼高,上了師大,當了我從小到大都想當的老師,我會不會快樂。
但很殘忍的是我認為不會,如果心裡想法還是現在這樣的我的話。
因為我會不斷的憎恨自己為什麼考不好,為什麼只能上師大上不了台清交成政,如果上了以後我的人生會有多成功,會有多不一樣。
因為大家都認為台清交成政是台灣頂尖學府,彷彿考進去就有著光環(事實上也是)。
然後一類就應該念商、二類就應該唸電機、三類就應該要唸醫科。
我們都是在這樣的框架中長大,所以完全沒辦法跳脫出來。
我們沒有辦法勇敢的花時間想清楚自己喜歡什麼、適合什麼,然後拋下一切去闖、去做,儘管只是當學徒、當服務生,因為在我們的世界裡,那不是個工作,那不是個想成功的人應該要去做的事。
我爸常說,現在十年是我們的黃金十年,要好好把握。
但是這個黃金十年要怎麼把握?
他想要我的是去找好方向,全力衝刺事業。
但是連方向都找不好的我,又怎麼能衝刺的起來?
我想過這個問題,關於未來的方向,是不是只有我這樣徬徨,是不是我特別慢,都畢業了一年都還沒找到。
但我問了不同國家的人,發現大家好像都是這樣,只有極少數像是唸醫科的人,一開始就是方向確立的往下走。
我這個人什麼不會,就是最會嘴巴說說(好啦或許高中不是,高中真的很認真在唸書),但我只是想說,我們的這個框架真的會把我們害慘了,而儘管知道這樣的我卻還是在框架裡頭,想要跳出去卻不敢跳出去,因為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辦法承受逃出去以後周遭的質詢。
這篇文章的結論就是,這趟波士頓的旅程,讓我有一些在台灣沒有過的想法了。
附上一首,我這幾天在思考時聽的歌
關於_我的人生
因為是我的人生,所以我要做我自己做起來會開心的事情,我喜歡的事情。
(儘管我還不確定是什麼)
晚安波士頓,you should know how fantastic you are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給我 :D